播音|财新 杨律 文稿|杨律 陈正雅

音频剪辑|仝瀚元

商务 宣发|孙坤


回看1994年的那次重要财税体制改革,可谓是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军,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着手,将财政包干转为分税,逐步建立起以增值税等税种为主的现代税制,中央财政收入占比明显提高,由此增强了财政汲取能力和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并对地方政府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30年后,这一体制积累的问题开始凸显,最显著的是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滞后,地方承担的比例过多,自主财力不足,即便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不断扩量,到2023年转移支付的规模已超过中央本级财政收入,但因为相当大部分的转移支付资金受到用途的严格限制,地方可自由支配的财力仍然不够。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后房地产下行,地方政府过去20年来依赖的土地出让金大幅缩水后,地方总体财力日趋吃紧,部分地区公务员欠薪的“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难题不绝于耳。

在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蓝图已经被勾勒出来之时,下一步将如何迈出?

财税学界认为,新一轮财税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央地财政关系,关键是解决地方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改革支出端,调整央地事权划分。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2024年9月底在财新举办的“2024亚洲愿景论坛”上表示,从中央本级支出占全国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看,“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任务尚未完成。他强调,事权应当包括管理权,否则就会产生大量的委托事权。哪级政府的事权,就由哪级政府管理,也包括各级政府的支持机构。“要做到这一步,存在大量的认识问题。现在是上级政府下发文件、下达指标给下面,通过各种类型的巡视、督查、检查和考核措施,越是基层政府,责任越大、财力越紧张。”

事权改革不单是政府间财政事权调整,更关系整个行政体制的改革,这也使得推进深化改革尤为迫切。正如楼继伟所言,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多年来是理顺政府间关系的焦点和难点,之所以难,是因为关系到国家治理模式和高阶法律。

从整体设计上,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执行所长吕冰洋提出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寓分权于集权”的方案,因为中国作为超大型国家,一方面,各项事业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中央政府才能推动;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经济和社会活动在县域层面展开,要激发县级基层社会的活力,必须在县级实行广泛的分权。因此,建议对外部性小、地方具有信息优势的义务教育、卫生、市场管理等公共事务,可大量下放到县里,县域获得更大范围自主权,充分发挥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审查和监督功能;同时强中央,中央政府要承担更多的事权,中央财政承担更多的财政事权,通过集中财力和大规模转移支付来协调地方发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认为,从实践效果来看,大量财政资金交由地方政府支配并未取得预期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而普遍出现资金闲置、挪用以及项目重复建设、低效建设等问题。这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地方不努力”,而是由于每一级政府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越到基层,政府能力往往越弱,财政管理能力同样如此。当不断下移的事权超出地方政府的能力上限后,给再多的转移支付也难以确保地方政府能承担起相应的事权,很可能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他建议,应遵循“事权和能力相匹配”原则,将不超出地方能力“天花板”、适宜基层政府的事权应放尽放,将超出地方能力范围的事权上移至中央和省级政府。具体来说,凡涉及跨区域整体安全和人口流动的事权划归中央,可探索将中央本级支出占比(一般公共预算和基金预算整合计算)从目前的10%提高到40%;把投资、建设和发展的“空间单元”上移到城市,把县纳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体系当中。


本期封面文章,作者程思炜,文章除了详细梳理央地财政关系中的难点之外,还分析了关于改革中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和确定法治边界的难点。


《特别报道:中企大“出海”》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建设加速,逐渐显示出全球布局的能力。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派出各类劳务人员数量也大幅增长17.9%。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供应链正在向“去中心化”模式加速演变,中国出口贸易出现了从产品出口到产能出口的结构性转向。虽然中国作为全球产成品中心的地位在下降,但用于生产制造过程的中间品的出口份额在增长。中间品贸易,就是把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出口到他国,在当地进行加工、组装或合成之后,再出口至第三国或地区。

瑞银研报称,当前已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逐,上下游“集体性”出海,融入再全球化过程。有业内人士观察到,不仅下游组装企业,中游和上游企业也在逐步向东南亚转移,特别是中小零部件企业‘出海’意愿越来越明显。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产品出口更多从“贴标”转为当地开厂。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备受冲击。在制造业领域,本地化与安全成为各国更大的考量,逐渐形成了“中国+1”(China+1)的分散化趋势。业内人士称,“中国+1”最初是疫情的时候,海外公司担心过于依赖中国供应链而提出的备份策略;但时至今日,“+1”则更多指的是中国企业“两条腿走路”中的“第二条腿”——在海外投建产能,并且以具有竞争力的国内基地辐射海外市场。

然而,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后,频频挥舞“关税大棒”,中美贸易关系更加紧张,中国企业“出海”还面临很多挑战,未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怎样顺时应势?更多内容请看《特别报道:中企大“出海”》。


《港股迎“雪王”》

2025年3月3日,全球4.5万家蜜雪冰城加盟店,将新茶饮顶流IP“雪王”送上了香港交易所的上市敲钟仪式。当天,公司市值突破千亿港元。上市首日股价升幅43%,打破了新茶饮公司港股“挂牌即破发”的魔咒。

参与蜜雪上市的中资投行人士对财新表示,在竞争极为激烈的新茶饮行业,为了争取在资本市场上“人有我有”,再加上境外上市平台还能有效加持“出海”布局,新茶饮公司赴中国香港或者美国上市的进程未来可能提速。

投资者看好“雪王”,主要原因是在现制饮品行业“平价下沉”和“出海”两个维度上,它都是首屈一指的行业龙头。蜜雪的营收结构揭示了它独特的商业模式:蜜雪大约98%的收入来自向加盟商提供门店物料以及相关设备,而加盟费和相关服务费收入只占约2%,这种模式得益于它极致高效的供应链运营,这也让蜜雪能够在必要时向加盟商让渡一些利润,从而更迅捷拓店,提升营收及盈利。

在过去几年,国内餐饮市场竞争白热化,各大品牌纷纷抢滩海外市场,但产品的海外供应问题是块更加难啃的“硬骨头”,即便是较早出海的蜜雪冰城在海外的供应也并不稳定。雪王”的IPO成绩是爆火还是虚火?当前,茶饮行业集中度已经较高,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什么?更多内容请看《港股迎“雪王”》。


《疏通商业健康险堵点》

中国从2018年起开始推行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核心思路是控制医保基金支出、防止过度医疗,倒逼医院重新回归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增加医保“以量换价”的谈判筹码。但医疗质量也引发了社会的担忧,医保要控费、企业要利润、患者要服务,似乎构成了医疗行业的“不可能三角”。

于是,商业健康险被寄予厚望。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2025年2月19日组织部分保险公司召开座谈会,商讨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上半年就可能出有目录雏形。财新了解到,商保目录的规划是要突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限制,逐步把境内外所有经过药监部门审批上市的药品都纳入进来。

跟基本医保“以量换价”的思路不一样,商保目录是尽可能广泛地覆盖各种药品,给患者更多的选择。商保目录的制定,是根据药品的临床价值、适用人群等因素,来确定每种药品的保险费用和保障水平,这能让医药产业和保险行业紧密合作,共同承担风险,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新上市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腾出保险保障的空间。

不过,商业健康险的全面铺开不仅需要保险行业的努力,需要医保、药监等多部门合力推动。一个主要的难题是药品可及性,在集采、DRG改革背景下,一些创新药械面临着进院难的问题。更多内容请看《疏通商业健康险堵点》。


《从小选拔“数学家”》

如何才能在中国培养出世界顶尖的数学家?这是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家丘成桐一直在尝试破解的难题。

丘成桐的教育理念是要“从娃娃抓起”。2021年以来,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逐渐搭建成形。该计划强调将打造“不设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养特区”。为了避免反复的刷题磨灭学生的兴趣、浪费时间,丘班实行初高中一贯制培养。因此,入选丘班的关键节点在小升初阶段。

清华大学2021年起实施“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如果学生初三能入选,就能免去中考、高考、考研、考博,经考核进入清华本硕博连读培养。

近年来,中学掐尖行为被教育部门重点整治。不少不正规的学科竞赛被勒令停办,而家长的升学焦虑并未消失。因此,在“鸡娃圈”,“丘成桐少年班”是直通重点初高中、甚至清华大学的存在。获得丘班授牌的中学通常在重点中学,入读丘班还通常不限学区,学生能够跨区甚至跨市就读。在许多家长心目中,这成为了学科竞赛、部分重点中学超常儿童“早培”项目之外的新一大升学通道。

为了进入丘班等拔尖人才早期培养项目,一些孩子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学习小学奥数。备受瞩目的丘班,未能免俗以奥数竞赛模式选拔学生,这也折射出依托于各地重点中学的拔尖人才选拔困境。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当下,拔尖人才教育如何才能突破传统路径,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更多内容请看《从小选拔“数学家”》。

Podden och tillhörande omslagsbild på den här sidan tillhör www.caixin.com. Innehållet i podden är skapat av www.caixin.com och inte av, eller tillsammans med, Poddtop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