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因为嗓子发炎说不出话来所以暂停更新了一周,用一个视频节目顶替了一期,在此向所有的会员朋友说声抱歉!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述我自己的故事第五集,讲完之后接着和大家聊聊陈其钢老师的悲情音乐。老规矩,故事先开始。随着母亲在单位仕途的升迁,我们一家三口,也跟随着母亲职务的不同,换过好几次房子。而那个我最喜欢的小院,就成了真正的外婆家。分给我们一家三口住的房子,也不像小院儿是私有的,都是母亲单位的宿舍楼。小城的百货大楼在上市后成为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以,集团下辖的企业其实也就远远不止百货大楼一个单位了。包括了一整套的百货公司、运输公司、批发营业部、外贸公司、华侨友谊商店等,甚至包括几百公里以外的一个铜矿。后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房地产业集团也有所涉足。我母亲就在集团下属的这些公司里一会儿管着这个,一会儿又管着那个。居住的房子也因为分属不同的公司,而跟着搬来搬去。频繁的时候,一年多就搬一次家,长的时候也不超过三年。以至于我现在来计算一下,我从出生到现在,平均每五年就搬了一次家。最一开始,外公还依然住在城西的小山,但后来政府发现了我们已经有了另外的居所,就把外公的房子收回了,外公虽然也很想去城里居住,但那十年的悲惨境遇和至今没有获得的平反,让他接受不了房子被收回的现实。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搬回小院儿已经没得商量,外公也就只好默默看着我们帮他收拾屋子,离开了这个他一人独居了10多年的地方。回到小院儿的外公,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因各种琐事和外婆吵架。家里人其实都知道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但也耐不住天天吵。外婆索性就搬到了原本我们住的二楼,把一楼留给外公,两人各做各的饭吃,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在一个院子里过起了分居的生活。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么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确实吵架的机会少了,我们来看望他们时,也能坐在一起打打麻将吃顿饭什么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求同存异嘛,毕竟在儿女面前,还是要和谐共处得好,自己心烦也别给儿女添乱吧!但其实,所有人都不知道,这里面最不爽的估计就是我了吧!因为,自从外公外婆开始闹别扭,我就完全失去了回小院儿过夜的机会。在那之前二楼的格局还和我们刚搬走时一样,我想回去就回去,特别是假期里,巷子里也有些要好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现在却只能待在父母这边,虽然也结识了几个母亲同事的孩子为伴,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直到高中,有时候下课早,我都还是会自己悄悄跑回小院去待上几个小时才回家,也不做什么,就还是和以前一样,趴在阳台上看看花草,张望一下巷子远方。外婆也不说什么,就问问我吃没吃饭,她知道我喜欢这个地方,愿待多久就待着吧!话说回来,因为母亲工作调动搬的几次家,跟小院比起来实在乏善可陈。那时候母亲的工作特别忙,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差,每次时间也都不短。我的学业也日渐繁重。所以,每天似乎也就是学校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两点一线的生活,很是平实。要说印象最深的感受,无非就是感觉小城变大了。

小院儿在市中心,那时候我上小学,从家到学校走路仅需要10分钟的路程。上了中学之后,学校在东边的一环路边上,家里过去骑车得有20来分钟,时间长了一倍,距离可不止一倍。父母说,以前我们学校在的地方,都是田地,再出去一点点就是水域了。很多现在的陆地,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母他们围海造田硬生生人造出来的土地。所以现在的小城里,才会出现各种实地看不到一滴水但却有着诸如董家湾、潘家湾、螺蛳湾等有水的地名,让来小城旅游的人万分疑惑,称得上是一种另类的奇观。小城变大了,以至于很多新的地方都会给我强烈的陌生感。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人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位置,工作和生活的轨迹非常狭窄,对所在城市的了解往往还不如一个外来的租户。外来人员因为工作不稳定,时常需要在城市的各个地方重新寻找落脚点,时间一长,对城市的了解自然也就更多了。要说本地人对城市最了解的,还得是的哥和快递小哥吧!当然,那时候,不叫快递小哥,都是邮政大哥,一身墨绿色的大盖帽制服骑着二八大杠就是他们最典型的标志,如果到了一个地方要问路,问他们一定没错。

等我上了高中,学校在北边,家在东边,距离上就更遥远了。每天都要穿城而过,骑自行车往返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将近2个小时。城市的发展再次让我感受到了小城真的不小了,而同时感受到的,还有逐渐遗失的老城。高楼大厦一座座拔地而起,就连原本是小城最高的建筑——工人文化宫都瞬间成为了“矮老挫”。扎堆在周边新建的各种银行大楼里,真的不好看,于是,没多久,工人文化宫就被夷为平地,政府打算在原址上,建一个小城新的地标建筑,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春之眼”,可惜盖到一半儿听说资金链断了,成为了市中心一个极不协调的存在。

与此同时,我们家的小院儿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老城改造当中未能幸免,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变成了一堆破碎的砖块。没有人知道我对小院儿的感情有多深。小院儿要被拆我是知道的,但什么时候拆我就没了概念,我那时就在想,拆的时候,我一定要去看着它,哪怕就是捡回个什么当做纪念都好。可惜,没有人通知我,小院儿就孤独地倒下了。然而,最让我气愤的是,直至今日,小院儿的所在地,却依旧不知道什么原因,保持着被拆毁的原貌,只有杂草长起了一人多高,年复一年,在周围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成为了一块极不协调的城市伤疤。好了,讲完了故事,我们再来说一期陈其钢老师的音乐。上一期我们说的是浪漫的陈其钢,这一期我们来说说悲情的陈其钢。刚好今天的故事对于我来说也是比较悲情的,所以选取的这些音乐在我看来是十分应景的。音乐来自于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影片《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有亮点的地方在于,导演讲述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情节,而是将人性之中最根本的善与恶表现了出来。原本作为最低贱职业的13个风尘女子为了保护更多的人,却义无反顾的牺牲了自己。这就让许多平时道貌岸然的道德说教者无不汗颜,因为使他们站在道德高地的那套理论在这些风尘女子的实际行动面前瞬间变得苍白无力。故事上映之后口碑迅速两极分化,有的人说这是对南京大屠杀的一种精神亵渎,在民族大义面前还用这种类似三级片的故事来做假情怀,反正各种话说得极其难听。而另外一些人则站出来说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是历史中真正能展现战争中人性温度的好故事。而在我看来,其实这种争论并没有什么对错,只与你所占的立场有关。任何事物都是这样,都有其两面性。你看到哪一面就说明你站在什么立场而已。就像当年纳粹发动战争之时,他们从来都觉得自己才是正义的一方,他们妄图通过战争来改变那些在他们看来落后腐朽的资本主义世界,让国家社会主义这种大同理想的旗帜插遍全世界。而在同盟国一方看来,那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所以,对于战争初期的双方,所占的立场不同,都不会认为各自有任何问题,直到战争结束,有了输赢的前提下,失败的一方才会被判定为错误的一方,从而接受普世价值的审判。所以,对这部电影产生出两极化的评价我个人觉得毫不意外,甚至还有些高兴,因为人们终于可以在某些时候针对某些事情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人性得以释放的表现。不过,这种情况在这部电影之后的若干年里,又有了很大程度的倒退,以至于现在承载这些评论的平台都有些噤若寒蝉。关于这一点我也只能按下不表,多说无益。说回到音乐,《金陵十三钗》的原声音乐也是陈其钢老师创作的。陈其钢老师在该片的音乐创作中,就兼顾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有的曲子是纯中式的,比如现在大家听到的这一首爱情主题,虽然是以管弦乐的方式来演奏的,但曲调本身不可否认就是典型的中式小调,曲子温婉之中带着凄凉的意味,对于影片的核心刻画得非常到位,温婉代表的是女人的天性,而凄凉的氛围却阐述了这些女性悲剧的结局。曲子很短,只有1分多钟,但作为主题在电影之中被变奏过很多次,片头片尾都用过,在电影中对人性光辉时刻的展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首,秦淮景。曲子开篇非常惬意,展现了金陵盛景之一的秦淮河原本的安详与平和。一个女声以有点美声唱法的方式却唱了吴侬软语的歌词,刻意表现了一种远距离的氛围感,让人听起来如梦如幻。这也正好充分展示了陈其钢老师熟悉东西方音乐元素并将其糅合在一起的做法。后面的小提琴协奏也是这样,虽然只是重复了唱腔的曲调,但节奏稍快,把前面刻意营造的梦中秦淮河推到了世俗的层面,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所以,在曲子结尾的地方故意营造了一种隐约的不安。第三首,天上来的声音。因为这部电影有着教堂这种明显的西方元素,所以陈其钢老师创作的音乐中也会有这种典型的西式风格曲子。这首曲子采用大调的形式谱写,展现了信仰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听的时候,会有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就如同在教堂中祷告时听到的唱诗班音乐一样,给人一种积极向善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也对影片的故事情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影片之中,教堂作为整个城市最后的一块净土,虽然最终也将走向消亡,但其存在过的意义却给了所有在里面躲避灾难的人们以生存的信心。这一点才是影片最核心的意义之所在。所以,从这些音乐上来看,我个人认为可以算是国产电影里音画衔接最好的几部作品之一。而且,这些音画衔接很好的片子大多也都来自张艺谋导演,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回头查看我最近讲的这些片子是不是都是这样。张艺谋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电影原声音乐的导演,也是目前做得最好的导演。其他的导演这几年才开始有所跟进,比如像我节目前面介绍过的《长安十二时辰》和《鹤唳华亭》算是新生代的代表作品,但数量还远远不够,期待国产电影电视剧的导演们在原声音乐上多下些功夫,我一直都期盼着国产原声音乐崛起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Podden och tillhörande omslagsbild på den här sidan tillhör 郭小闹杂记. Innehållet i podden är skapat av 郭小闹杂记 och inte av, eller tillsammans med, Poddtop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