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不随大流,每一个作品都保持着极强的个性。锲而不舍地在音乐上求精求纯,无悔投入,以表现和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精髓为己任,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大型史诗《三国》的制作公司——瑞鸣音乐。瑞鸣音乐,与其说是一个音乐公司,不如说是一个专业的制作团队。他们自2003年成立至今,马上就20个年头了,但我想问问各位,有几个人听过这个公司?不妨在评论区告诉我答案。正是这个专业的团队,扎根于国风音乐的创作之中,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们不计成本地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风音乐,甚至还为各个省推出了属于他们的专辑——中国音乐地图系列。但可惜的是,我没有看到有一个省将这些作品当作自己的宣传音乐,甚至可能这些官老爷自己都不知道还有那么多名家为自己的辖区写过音乐呢。于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瑞鸣音乐此举真不知道是图个啥,纯粹也就是为了那份心中的理想,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了吧!为此我甚至还专门到瑞鸣的官网去看了一下,果然,在获奖记录里面,找不到这些音乐地图专辑里的任何一张。因此,国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再次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提那些明星,所有人都如数家珍一般,但一提到这些好的专辑,你就会看到各种呆滞的眼神,向你投来各种没听过、听不懂的表情。这到底是瑞鸣的悲哀,还是国人的悲哀呢?扯远了,我们回到《三国》这张专辑。瑞鸣音乐诞生于2003年,一出手就注定不凡,从国手名家完全原创的《短歌行》,到群鼓齐发震撼古今的《鼓舞心弦》,再到2007年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三国》,经历4年的艰辛历程,终于在国风管弦乐这个市场之中站稳了脚跟。但讽刺的是,真正让瑞鸣在经济上能够站稳的,却是海外音乐发烧友的认可。可以这么说,早期瑞鸣在国外的知名度,远高于国内,在国外获奖的次数也远高于国内。在其官网我还找到了这样一段话「多年来,瑞鸣音乐创作制作的音乐作品曾多次荣获“美国独立音乐大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百余个奖项。」更是对我上述描述的真实写照。《三国》这张专辑的诞生很有意思。瑞鸣从成立之初就想打破传统制作的界限,想制作一张中西合璧的大型史诗,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谱写了三国时期的十多个故事演变而来的音乐,凑在一起就形成了这张专辑。而最有意思的是,在演奏的时候,还邀请了中日美三个国家的近百位演奏家共同演绎。所以,一方面是故事里的三国,一方面也是真实的三国。当时这张专辑的录制轰动了全世界,人数多自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更主要是还得到了当时日本JVC首席母带工程师以及美国著名音乐评论家的的大力支持,才有了这张尽善尽美的作品。专辑中的作品从“乱”开始,预示着天下三分,群雄并起。对峙征战了数十年,最终在司马氏手下一统江山,于是,专辑终曲被命名为“三分归一统”。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事难料,自有天机。下面,我们就选其中几首作品为大家说道说道。第一首,“乱”。此曲为整张专辑的序曲,用宏大气势来表现穿越时空的历史感和哀鸿遍野的乱世图景。曲子开篇采用大编制的管乐加定音鼓描绘了恢弘的气势感。在1分29秒处才加入了唢呐,一下子就将这种气势感融入了强烈的中国风。因为是一首序曲,所以曲子不长,2分钟左右,旋律也较为简单。但毕竟是组曲的开篇之作,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作品,所以也没更多可讲的,我们就直接进入第二首吧!

第二首,长坂坡。《长坂坡》讲述的是赵子龙单骑救主奋力苦战的故事。故事大家很熟悉了,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孤身救出少主,成就了一番君臣佳话。此曲节奏明快,刻意描绘了一人一马面对千军万马时的那种危机场面。主要乐器是琵琶,辅以大编制,有一些协奏曲的味道,但不纯粹,整体听感给人一种完美的中西合璧之感。琵琶本身在乐曲之中不仅承担着赵云形象的塑造,有时候还要模拟战马的嘶鸣,体现战争的残酷,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值得大家反复聆听。

第三首,三顾茅庐。这次的主角是诸葛亮。周有姜子牙,三国有诸葛亮,都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在成就人生巅峰之前,似乎与普通人并无二致。我们不妨一下诸葛亮在《出师表》之中自述的片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该曲目也正是如此,用清新明亮的音符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开篇就是笛子营造出来的小清新质感,描述了一幅农家田园之美。随后画风一转,古琴代表着身份崇高的帝王刘备,而箫则代表着躬耕南阳的诸葛亮。二者相互唱和,形成对谈之势。经过一番交谈之后,终于,随着一阵悦耳的箫声,诸葛亮终于同意出山,成为辅佐刘备最得力的干将。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小段的首尾呼应,似乎也和《出师表》最后的几个字完美结合在了一起,正所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好了,因为篇幅的原因,我们今天先介绍到这儿,下周我们接着来聊这张百听不厌的大型史诗音乐专辑《三国》,喜欢的朋友还请记得订阅我的专辑,下周见!

Podden och tillhörande omslagsbild på den här sidan tillhör 郭小闹杂记. Innehållet i podden är skapat av 郭小闹杂记 och inte av, eller tillsammans med, Poddtop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