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接着讲述我自己的故事《大大的小城》第二集。故事讲完之后同样也会接着聊一聊三宝老师精彩的原声音乐。在上一集的故事末尾,我讲到了我们一家搬进了宿舍楼居住去等待国营单位将我们的新房子盖好的部分。搬到宿舍楼的感觉自然要比住在筒子楼一样的酒店房间里感觉要好上几百倍。南北通透,窗明几净。而且,居然还有独立的厕所!虽然那时候的房子,对卫生间的概念还几乎停留在解决内急的问题上,所以,我也才用了厕所而不是卫生间的称呼。这个厕所真的也就只是个解决内急问题的场所,连一米见方都没有,仅仅就只能容纳一个蹲坑而已。人在如厕的时候,手都没法往两边稍稍伸展,甭提有多局促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厕所,让我们感受到了无比的惊喜,因为,再也不需要去饱受公共厕所的肮脏和腐臭。也不再需要在偶尔夜里闹肚子的时候还得强忍着等天亮去公厕排队的苦楚。我那时候小小的内心里多么赞叹这个将厕所安置在家里的发明是多么伟大啊!如果让我知道了是谁发明的这个概念,我一定会将他奉为偶像的吧?除了厕所,最令我欣喜的,自然是屋里的格局了。有一个客厅,一个卧室,一个厨房和我前面说的厕所。客厅自然不能单独成为客厅了,毕竟家里那么多人。于是,客厅就成为了集客厅、餐厅和外婆卧室于一身的多功能房间。卧室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卧室。房间虽然也不大,但还勉强放下了两个床,所以也不算太挤。父亲因为工作单位较远,上班时间也是早晚班排班的。所以,这个小小的卧室就一会儿住三个人,一会儿住两个人。自从有了这个住处之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真的就算是幸福了起来。我也记不清我们一家到底是在这个临时的住处住了多长时间,也许因为还算比较舒适,家里那段时期也比较稳定。大家似乎都对老房子的问题有些遗忘了。还记得那时候的每个周日,外公都会来看我们。对,没错,外婆和我们住在一起,但外公并没有和我们住。他一个人住在了主城西面不远的一座小山上。那座山并不是荒无人烟的那种,而是和现在的重庆一样,满满都是建筑,可以算是小城边上的一座更小的山城。我住的这个小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可利用面积真的非常可怜。于是,城西的这座小山包就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被建设成为了一个生活区。很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如面粉厂、煤气厂等工厂也就建到了这里,一些单位的宿舍区也集中到了这里。外公之所以会住到这里,还有段异常曲折的故事。外公籍贯江西,上世纪10年代生人。在民国时期读到高中之后,抗战爆发,外公毅然从军,报考了黄埔军校南京航空兵分校。毕业后获得少尉军衔,被分配到昆明巫家坝机场从事抗战物资运输的任务,和美国人一起飞过驼峰航线,为滇西抗战的胜利,立下过汗马功劳。抗战胜利后本来要回南京,可惜内战爆发,外公和一些当年的战友,不愿和同胞打仗,便复员创业,跑起了四川到云南的公路运输。建国后,外公在四川泸州邂逅了我的外婆,两人一同来到云南定居,并在1954年,有了我的母亲。因为外公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会英文,会开汽车,连飞机都会开,在建国初期还曾受到过政府的重用,在民政局下属的一个单位任职。但在某个时期,这些曾经的辉煌经历和一些言辞却给他惹来了极大的悲惨境遇,被关押在离城几十公里以外的一个农场里“改造”,被迫和农场里的牛住一块儿长达10年之久。浩劫结束之后,外公的年龄不适合再工作,原单位也早已合并到其他的部门,反倒是“改造”了十年的农场还愿意让他在农场退休,并支付了一笔可怜的“工资”,就算是打发了事。外公愤愤不平,一直在为自己平反的事情奔走,可荒唐的是,当初导致他被“改造”一事竟没有任何纸质文件,仅仅只是当时民政局领导的一句话而已。空口无凭的东西,现在人家自然不会当回事。就这样,一边是被迫害的事实,一边却是没有任何证据的荒唐。外公不依不饶,不断投诉相关单位,领导们最终也烦了,答应口头平反,并安排住处。

经历过那个时期的朋友自然知道,那时候的房子都是公家的,没有私人房产一说,更没有出租出售的说法。所以,分给你的房子你还就得住着,不住马上就会被收回。于是,外公就住到了分配给他的这座小山上的一幢宿舍楼里。刚好城里的房子本身也很小,没有我的时候父母和外公外婆还能勉强凑活,有了我之后,外公搬出去住反倒还算是给家里帮了不少忙。但毕竟是一家人,每个周日,外公都会雷打不动的从小山包到城里来看我们,无论刮风下雨。又或者,提前约定好,我们去看他。当然,是外公来的次数远远大于我们去的次数。按照老爷子的话就是,他跑惯了,天上地下都跑过,来看我们的这点路程不算啥。可是在我那时候看来,这段路程真的很遥远。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就两样,自行车和公交车。公交车那时候只在城里跑,路数也非常有限。如果坐车去的话,只能在终点站下车,然后步行等同的距离,对于成年人来说还好,但对我来说就够呛。带着我去的话,我一定是会胡搅蛮缠要背要抱的,这样一来,大人自然也就受不了了。骑车的话也是个麻烦,那时候自行车也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一切供不应求的商品都实行票证制。像自行车、电视机这类抢手货,你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得在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然后层层批示,同意之后你才拿得到指标,然后带着这张盖满了各种章的纸,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再用钱买。所以,那时候家里还算是运气不错,有了一辆自行车。这种自行车全国似乎都有一个一致的称呼,二八大杠。二八指的是自行车的轮径为28寸,这个是国际惯例,现在的自行车也基本沿用这样的标准,只是相对比较小一些,常见的为20-26寸。像这样28寸的很少见。大杠则是指自行车的车体部分,连接握把横杆一直到座位的这个支撑,呈倒三角形,上面这根横杆笔直水平,就叫做“大杠”。别小看这样一辆自行车,大杠上可以加装一个儿童座椅,就成了我的专属座位;后面的载重架则还可以坐一个人,那个位置一般是我母亲的。可这也就解决了三个人的出行,外婆没地儿坐呀!于是,在那个年代,就诞生了一种叫做“边兜车”的玩意儿。“边兜”,顾名思义是加在自行车一侧的,灵感绝对是来自于边三轮的摩托车。这种摩托车您如果没有概念的话,可以去看一部叫做《虎口脱险》电影,瞬间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了。这种边兜车装好之后,一家四口人的出行就妥妥的了。只是,这种深度改装的怪物如果放到今天的话,一定是不能上路的,因为实在太不安全了!众所周知,自行车拐弯的时候,除了要依靠手来带动握把转向,还需要身体自然倾斜来保持平衡,这是物理规律。加装了边兜之后,拐弯的时候就和三轮车类似,只能单纯依靠握把转向。但车子的重心已经发生了改变,呈现一边倒的格局。我母亲在第一次试骑的时候,就因为没法控制方向而狠狠摔过一次。这样的奇葩玩意儿一直陪伴了我们很多年,不过在那时候,这还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好了,故事的第二部分讲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继续聊聊三宝老师的音乐。今天给大家讲述的一首来自电视剧《北方故事》的配乐“三河与梅朵”。其实,电视剧我是没看过的,单纯从名字上我们能够感受得到这明显是两个人的名字,一男一女,也许也是电视剧的两位主角的名字。因为没看过就没有对电视剧的发言权,我只能通过网络寻找到的此片的只言片语了解到,该片发行于1997年,片中集合了梅婷、侯勇、钟镇涛等大牌演员。从阵容上看应该是一部好片,但不知道为何无论介绍还是片源都几乎没有,似乎已经完全退出了影视舞台,如果有熟悉该片的朋友,不妨在评论区讲述一下该片的情况。幸好,在时隔三十多年之后,优秀的原声音乐还没有被遗忘。至少在我听过之后,依然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所以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起欣赏。曲子一开篇就是优美的马头琴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广袤的大草原之上。在上一期节目之中,我们已经预告过,三宝的音乐经常会描绘内蒙大草原的广阔和孤寂。谁曾想在这首曲子之中这种感觉来得是如此干脆,看来作为蒙古族的三宝就连表现悲怆和孤寂都是那么得豪爽。当然,除了这种豪爽之外,作者用了除开头的引子之外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做了一段情感上的对话。用到了一些管乐和小提琴来代表男女主人公,主旋律和和弦之间也一唱一和,仿佛正在进行的一场安静且美好的爱恋。然而整体上又却有着一种旁白音乐的效果。我相信,在电视剧的实际使用中,肯定也能够充分配合画面做到情感的烘托和情绪的提升。曲子的后半部分加入了大量的管弦乐配置,使得同一个温馨的旋律摇身一变成为了激昂的感觉,结合电视剧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想象这段音乐所代表的正是抛开了儿女私情转变成为家国情仇的复杂情绪。这正是不同的配器和节奏所带来的情感变化,最后再次回到马头琴一开始的旋律,把这段引子完整地重复了一遍,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从相知相恋到家国情仇的转变,最后再回归到儿女情长的根本之上。整首曲子完成度很高,配器也比较舒服,只是录音年代稍早,演奏和录音细节上不是很完美。但三宝老师实在是太过低调,要不然,把这些优秀作品找个合适的机会重新请顶尖的乐团重新录一遍,将会让多少音乐发烧友为之疯狂呢?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先到这儿,对我的故事和我讲述的音乐有兴趣的朋友,别忘记订阅我的专辑,有任何想说的都可以给我留言,下期见!

Podden och tillhörande omslagsbild på den här sidan tillhör 郭小闹杂记. Innehållet i podden är skapat av 郭小闹杂记 och inte av, eller tillsammans med, Poddtoppen.